哪怕抓现行,处座都会猜测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

    这便是许青云此行最大收获。

    车队驶向上海站,许青云没说话,静静看向窗外。

    时间来到了十二月下旬,再过八个多月,这座城市即将迎来最大的磨难,那场旷世大战中,不仅很多军人死伤惨重,百姓更是遭受巨大创伤。

    有钱人家能躲进租界,有落脚之地。

    没钱的穷苦人家,即使能够躲入租界,也是流落街头的命运。

    租界内物价暴涨,为了生存,他们迫不得已外出冒险。

    粮食是必须要储备的物资,许青云帮不了所有人,但能让更多百姓不至于为了生存到战区冒险。

    想到这里,许青云突然想起一件事。

    后世他就在网上和人交流过租界内的事,有人竟然说,租界内既然安全,那些人有手有脚,为什么不能靠力气养活自己?

    当时许青云便愣在了那。

    典型何不食肉糜。

    别说战时,就算现在,想在租界内找个养活一家人的活也不容易,肯卖力气是能养活自己,但前提是没有战争。

    战事一起,租界内涌入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人,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陡然增加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多工作给他们?

    最终是资本欢喜,可以用更廉价的开支招收更多自己需要的人,廉价到甚至让这些人养不活自己,纯粹是续命。

    养活家人更没有任何可能。

    现在的国情和后世不同,普通人家根本没有什么余粮,没有食物,他们坚持不到战事结束,想要活命,就只能到战区冒险。

    不管做什么,战区的机会要比租界内多。

    当然,风险更高。

    多备些粮食,不指望让他们吃饱,但能让他们续命,直到上海战事结束。

    这件事不能由许青云自己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