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齐国也不仅仅在汉洲本土试栽茶树,南洋诸岛、安南、吕宋、印度,乃至黔州(今南非地区)、殷洲(今美洲)等海外领地也相继尝试过移栽大陆的茶树,但弄出的茶叶始终差了那么一点味道,根本无法取代秦国出口的茶叶。

    源源不断的茶叶贸易,为秦国换来了数不尽的黄金和白银,是秦国对齐贸易少数大宗出超的商品之一。

    “潘大使所言甚是。”那名港务管理人员附和道:“去年,听闻那些农林产业部的官员所说,我们齐国每年从大陆秦国进口的茶叶总量超过两万多吨,交易总额近两百百七十多万元。呃,折算成白银的话,也超过八百万两。嘿,这么大的产业,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秦国人。以后,若是茶叶贸易转移到锡兰岛,怕不是会让岛上的那些茶园主赚翻了!”

    潘广峰并未在这座被誉为印度洋明珠的岛上过多停留,在当晚应邀参加了锡兰总督举行的接风晚宴后,到了次日正午时分,便继续乘坐“延锋号”大型客轮朝汉洲本土而行。

    不过呢,皇天不负有心人,齐国人经过这么多年终于发现一处适合培植茶树的风水宝地。

    随着印度贸易的日趋繁荣,为了满足两地之间的物资和人员往来,包括印度贸易公司、孟加拉贸易公司、帝国海外班轮运输公司在内的多家商业巨头陆续开通了定期客货两运班轮,而且投入的船只皆为大吨位、全蒸汽动力的轮船,以满足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天气下都可以乘坐(载货)轮船往返两地。

    这要是在锡兰岛圈上一大片土地,搞一个茶叶种植园,相当于搂了一个金饭碗,财源滚滚而来。

    齐国除了在锡兰岛建立了殖民政府,派遣官员进行直接管理外,他们还对全岛顺服的民众实行惯有的****,如同南洋诸岛那般,竭力清除当地的文明和历史遗迹,力图将这里的文化、传统以及语言消灭殆尽、彻底抹除。

    仅英格兰一个国家,每年从齐国手中进口的茶叶就有一百二十万磅,折合540多吨(原历史同期进口茶叶仅为90万磅),贸易金额超过四十多万英镑。

    于是,锡兰岛立时变成了一个香饽饽,引来无数人的关注,自然也让一些嗅觉敏感的商人闻风而至,准备来此投资圈地,搞茶叶种植园。

    八年前,齐国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南洋诸位岛、锡兰岛以及开普敦等殖民领地归属问题签署了一揽子解决方案,通过给予贸易优惠、低息商业贷款、折算入股,以及支付大笔购地费等多种方式,几乎全部接收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位于印度洋地区的殖民领地。

    在太祖时期,齐国就曾试着在汉洲东北地区的威海、广陵等地移栽大陆的茶树,但经过数十年的培育,虽然每年也能出产数千吨茶叶,但品质和口感始终无法与秦国茶叶相媲美,只能沦为普通消费者饮用的低档茶叶,卖给南洋、缅甸、印度等地区的土包子。

    要知道,随着茶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消费总量也是逐年增加,市场需求极为旺盛,是一个规模超过数千万元的大产业。

    印度次大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齐国虽然可以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其尽数占领,纳为殖民领地,但却无法真正的将其消化吸收,只能占些边边角角,在大部分地区尚需借力打力,分而治之,把印度作为一个超级“奶牛”,不断滋养齐国本土。

    没办法,这是老天爷赏饭!

    神州大陆数千年的茶叶栽培历史,可不是齐国想要通过简单的移栽培育就能彻底颠覆茶叶王国的统治地位。

    齐国不惜以四十万元的代价,将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的半个锡兰岛领地买下来,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绝佳战略位置。

    “在锡兰岛上茶叶栽培正是在三年前试植成功的。”那名港务管理人员笑着说道:“而且,农林产业部的茶叶栽培技术专家还根据中央高原的海拔高度的不同,分为高地茶、中段茶、低地茶。栽种的品类也以红茶为主,经过采摘烹炒后,其品质和外观丝毫不差于大陆秦国武夷山所产茶叶。更为难得的是,锡兰岛上气候温热,一年四季都可采茶,每个茶叶产区因海拔高度、气温、湿度的不同,茶性也有不同特点,可以满足了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喜爱。移民部的官员言及,将在未来五年内,陆续移民三万人以上,从而保证茶叶生产所需的农人要求。”

    不过,最让农林产业部技术专家欣喜的是,在岛屿的中部高原地区移栽的百十棵茶树不仅生长旺盛,而且采摘下来的茶叶经翻炒后,品质和口感极佳,丝毫不亚于大陆秦国所产的茶叶。

    眼馋归眼馋,但生意还是照做,谁让这茶叶只有秦国才能生产呢?

    “甚好!”潘广峰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未来锡兰岛上的茶叶形成规模,产量得到迅速扩大,那么,以后我们齐国就能逐步降低对大陆秦国的茶叶依赖程度,从而将这個规模巨大的产业源头控制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在获得锡兰岛后,齐国当即调集近万陆军和齐印仆从部队,干脆利落地覆灭了盘踞在岛上中部高原地区的康提王国,从而完成了整个锡兰岛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