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额头青筋微绽,当皇帝这么多年,他还是头一回这么憋屈。

    看了眼站在不远处,拿着笔埋头奋笔疾书的史官,朱元璋忍着把这群人全砍了的冲动,将视线转移到了姚广孝的身上。

    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威胁之意。

    姚广孝悄悄观察着朱元璋的反应,确定对方眼中的不悦与愠怒并非来自己刚刚说的那番话之后,心中顿时大喜!

    他虽然聪明,自诩能看透人心,但并不像杨修那般自负,面对洪武大帝,姚广孝不敢有丝毫的托大。

    故而刚刚说的那些话,既是在打击对朱棣威胁最大的朱允炆,拉拢支持朱棣的李暄,又是对朱元璋的一次试探!

    假若朱元璋听了他的话后勃然大怒。

    便说明对于立储的人选,朱元璋心中是倾向于朱允炆的。

    朱棣心中担心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

    反之则意味着朱元璋迟迟没有立储君,并非是在试探朱棣,而是真的因为李暄之前的举动,动摇了心中的决定!

    姚广孝迅速将心中的喜悦收敛,表情变得比刚刚严肃了一些。

    凡事都是有代价的,虽然试探出了朱元璋的想法,但他的举动明显引起了朱元璋的反感。

    今日若是不能把事情办的让朱元璋满意,那么自己多半得大祸临头。

    “阿弥陀佛!”

    姚广孝宣了一声佛号,道:“方施主,此言差矣!假若被贫僧说中了,那么李暄即便杀了秦王,也罪不当死!”

    方孝孺闻言皱起了眉头:“此话何解?”

    “因为,杀秦王的主谋并非李御史,而是昊天啊!是昊天觉得秦王该死,所以才让李御史代天执法!”

    “你这是诡辩!”

    方孝孺很是不悦。

    “贫僧只不过是在阐述一个事实罢了。”

    “荒唐!若是真依照你说的来办,那要大明律何用?今后谁有冤屈,全去请示昊天?”

    “方施主的意思是,天意归天意,凡间的事情,还是得以大明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