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宫女们鱼贯退下,殿门也随之合上,殿内陷入一片静谧。

    吕氏缓步轻动,一边搀扶着吕本,引他在主位椅子上坐下,一边侧身站定,神情恭敬,轻声问道:“父亲,此番前来,可是有要事交代女儿?”

    尽管如今吕氏已贵为执掌东宫内务的侧妃,在这深宫内院也算手握重权,可面对自己的父亲,她没有半分倨傲什么,只有对吕本的敬重。

    毕竟,当初能踏入东宫成为太子妃嫔,一步一步走到如今的地位,全仰仗吕本在背后精心铺设的道路。

    要不是背后站着吕本,她或许还争不赢东宫内的其他女人。

    “今日朝堂之上的消息,你想必已然知晓了吧?”

    吕本面色严肃的问道。

    “嗯。”

    吕氏轻轻点头,随后开口说道:“听允炆的几位老师提及,冠军伯朱应在北伐之战中再度立下大功。”

    “今日朝议,太子殿下亲自提议,要晋封冠军伯为冠军侯,还要昭告天下,大肆表彰冠军侯的功绩。”

    吕本神情愈发严肃,微微点头,目光凝视着吕氏,追问道:“对此,你作何感想?”

    “父亲。”

    吕氏微微思索,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这个朱应,能力着实出众,更难得的是,他运气极佳。”

    “入伍不过是短短三年,如今还不到二十岁。”

    “竟已博取如今这般封侯爵的地位,还深受皇上与太子殿下的器重,未来的前途,当真不可限量。”

    说到这。

    吕氏微微顿了顿,眼中带着一丝思索,继续道:“有了他,对允炆而言,自然是有极大可能成为助力。”

    “可对于淮西勋贵,对于朱允熥来说,这无疑是个坏消息。”

    “想当初,淮西一系在朝堂之上,武将势力盘根错节,以淮西为先,凝聚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因着大明常年征战,皇上也不得不倚重他们,久而久之,淮西勋贵便目中无人,行事愈发嚣张。”

    吕氏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冷意:“如今,朝堂上淮西独大的局面眼看就要改变了。”

    “这朱应,且不说当下的洪武朝,单论日后太子继位,他也必将成为新一代的武将翘楚,手握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