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要是将清北的教育经费拨款降低到和復旦大学一个水平……

    或者说,从现在起,让復旦大学的教育经费拨款和清北一个水平,王德超敢保证,给他20年时间,復旦大学绝对可以反杀清北。

    没有人比他更懂怎么省钱了……

    瞥见王德超脸上略带不屑的神色,云帝认真的说着,“燕大,是各种新思想的发源地,也是近代所有运动的发源地。

    老校长,不管你认不认,在宏大史观的叙事逻辑下,它就是精神图腾。”

    虽然这里面很多运动的首倡者很有争议,但在宏大叙事下,在人们的三观认知中,燕大便是首倡者。

    于是,只要一翻开历史书,只要一学习近现代史,那么燕大的名号就会被反复提起,燕大师生的事迹就会被广为称颂。

    时间越久,这种图腾就会被自发的刻画的越深沉越宏大。

    王德超明白他的逻辑了。

    倒不是说不对,这么说来,倒也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同部队,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但为什么有些部队的精神却能永存?

    首任首长首批官兵的优良作风,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支部队的魂魄。

    见老校长明白自己的意思后,卿云趁热打铁的轻轻问着,“那么復旦大学,究竟又和华清燕大有多大的差距呢?”

    差距肯定是有,否则也不是清北轮流老大,而復旦的第三岌岌可危。

    而且,在不少方面,復旦和清北的差距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就算是相同的投入下,也是需要几十年的追赶才有可能追上的。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老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大学,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有多少大师。

    而大师的聚集、未来大师的塑造,是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的。

    马太效应,在高校建设上也是如此,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而且强者会因为种种因素变弱,但弱者却鲜有能翻身的。

    前者,如华国科大,原本在恢复高考后十年内脚踩清北镇压当世一切敌的华国科大,仅仅是因为地理位置的选择错误,留不住老师吸引不了学生,便逐渐退出了顶级名校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