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经营问题归到研发身上,在其他地方肯定是要被骂脑残的,但在硬盘行业,却是例外。

    毕竟,硬盘这东西,大家的水平也大致相近,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这个行业内,也没多少玩价格战的空间。

    毕竟硬盘的三大件:马达、磁头、电机,都掌握在供应链公司手里。

    比如马达,95%的马达都是由樱花国的NIDEC公司提供。

    硬盘商打价格战只会便宜小樱花,所以大家都很理智的维持价格。

    而国内的硬盘一旦研发成功,一向是不愁市场的。

    哪怕稍微落后点国内都会采购国产的,毕竟数据安全是基本战略。

    所以,如果炎黄的微硬盘没有实现经营目标,那么绝对是研发上出了问题。

    技术参数什么的距离国际水平太远。

    苏宗祥微微一笑,“小卿总,这个您放心,我和我的团队一旦入职,必定会全力以赴,以确保炎黄的微硬盘项目不仅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市场上也能取得成功。”

    卿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自己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苏宗祥依然不为所动,始终在说‘一旦入职’。

    本质上还是想和自己在责权利上进行博弈。

    高管与老板之间的权力博弈常常被视为一种双刃剑。

    然而,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这种博弈实际上是一种高效的相互适配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明确各自的期望和底线,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双方的时间。

    这本就是互相适配的过程,入职之前说得越细,入职之后双方才不会出现期望误判。

    彼此的时间都很宝贵,越高端的职位,期望误判的后果就越严重。

    高管往往承担着关键的决策和执行角色,而老板则更多地关注企业的整体战略和资源配置。

    在入职前就将问题和分歧摆在桌面上,双方可以更加公开和坦诚地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比在问题发生后再去解决要高效得多,也避免了因为误解和猜疑而导致的关系破裂。

    通过博弈,双方可以就各自的职责范围达成共识,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出现权责不清和相互推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