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2/3)
周玉仪沉默了片刻,吩咐管家道:“倒是有劳您了,这拜帖尚且还没递出去呢吧?”
管家摇了摇头,回复道:“尚且还没呢,如今只不过是给姥爷请了大夫又给小姐整了棺材过来,把小姐好生的放到棺材里头,在后头停着,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不敢妄自定夺,只敢等着姑太太您来了。”
周玉仪点了点头,说到:“既然如此,那是最好的,倒也不用拿姥爷的名义下拜帖了,倒不如拿我的去,只说这面出了丧事。等会儿我让珍珠给你列个单子出来,你照着那单子上头宴请各方就是了。”
管家点了点头,周玉仪挥手让管家退出去,又转过身来跟几个管家婆子说话。
这些管家婆子自然都是可靠的,提出要走的里头也没这几个管家婆子。这些管家婆子是从好多年前就在的,如今年岁也都大了些。一方面跟主人家有恩情,另一方面兵荒马乱的老人家也实在不愿意到处跑,只想着在这家中过完一辈子就是了左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也没剩下多少年。
周玉仪跟管家婆子说话的时候,一改往常的凌厉姿态,笑着说道:“几位妈妈们,身体倒是都还好。我记得我出嫁的时候,几位妈妈们还年轻着,如今瞧来,几位妈妈倒是老了些,只不过倒也没什么别的大碍,如此一来我就放心了。我那弟弟实在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却不曾想弟弟的两个女儿也是如此,这些年来,几位妈妈们一直在这家中,也真是辛苦了几位妈妈了。”
那几位管家婆子一个个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哎呦,大姑太太,这是哪里的话?担不起担不起,大姑太太快先不要说这话了,我们自然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在这家中做下人,哪有不为家中尽心的道理。”
周玉仪点了点头,询问了几人手底下各自分管的事情,又挨个给几人手底下的人分了类,个人只管一处,到时候自然是责任分配到人,有什么事情也只问这几个人,不问旁的人去。早晨几时起几时休,晚间又有什么人轮班,周玉仪安排的妥妥当当。
几个管事妈妈自然也高高兴兴的领了命令下去,只觉得大姑太太比起家中的姥爷确实要精明了不少。
周玉仪做完这些之后又请了家里的管事进来,询问了如今家里头的产业还有没有寺院道观之类的东西,得到了确认的答案之后,叹了一口气,却也发现家中的没落早已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地步。
记得前两年家中还有不少的寺庙,道场之类的,每当族中有死了人的,自然从本家在调和尚和道士过来做法事。如今瞧来竟然是连寺庙和道观都没了,只好从账上拿钱出去,让人请和尚和道士过来做法事。管事的领了命出去,出去之前又折回身来,提起庄子上面收租的事。
周玉仪顿了顿,想到最近年份不好,于是也答应了给庄子上面免一半的租金,至于其他的仍然是照旧。管事的领了命下去,把那消息让人出去报给几户庄子上头和田地上头。
等这一切都安排好,已然到了晚膳时分,翡翠已经从那边家里头回来,汇报了一下,那边家里头的事情,又说二姑太太在那边管的事情倒是好的,于是周玉仪也不问什么匆匆的让人送了饭进来,自然比不得家中那样,只不过是胡乱吃了两口又去周舅爷那边探望一番,而后就转身回了房中歇下。
所歇息的房间,自然还是自己曾经在家时的房间。弟弟,无论如何是重情义的,没有将自己的房间卖出去,也没有曾动过自己,有时回到家中,自然还要在这房中再睡一半宿。
她躺下之后让人吹灭了烛火,只是翻来覆去,却如何都睡不着了。睁着眼睛借着微弱的亮光,瞧着自己床上头雕花的红木,记得当初这个床还是自己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给自己做的,那时候父亲跟自己说必然会竭尽他的所能,给自己最好的父亲果然做到了。
最好的少女时代,最好的婚姻,包括如今的日子,父亲尽自己所能,给了自己最好的。可是弟弟呢?弟弟娶的当初也是豪门望族的女儿,可是自从清朝灭亡之后,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懂得变通的晚清贵族也一个个都走向了末路。如今莫要说是弟弟那早逝的妻子,就连整个周家也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如今周家的旁支自己也打听了,有的早已经没了往日的那些傲气,做起了种田的生意。可是种田又能够维持多久呢?这两年收成不好,时节不好,想要靠种田来维持生计,还不知要有多难。
还有的做了商,只是实在没那经商头脑,所剩下的那点钱也就此归空了,往后的日子也只能过的拮据些。至于这边也是不容乐观,虽说是主家,可是除了自己之外,怕是这周家再没一个人能过的好的。
她越想就越不忍心想下去,可是越不想想下去就越控制不住的往下想,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连眼泪都不曾落下来。这般无奈,自己又如何落得下那一滴眼泪?
浑浑噩噩的睡了一宿,第二日早晨,天还未亮就先起来,坐在正厅里面安排一切事宜。
纪罗绮晚间回家的时候周玉仪已经出去了,她随口问了几句,就知道是周家那边出了事,于是也不再问,只说今天的晚上也不必送到房中去了。
底下人答应了,众人自然又分开几处吃了晚饭,而后有下人过来将碗碟收拾了去,主子们自然各干各的事情。
如今天短了许多,主子们自然也不像夏天那样子爱闹腾,夏天的时候总要折腾到半夜才能熄了烛火,冬日里倒是赶到个八九点钟,各房就都没什么动静,有的便已经歇下了。
管家摇了摇头,回复道:“尚且还没呢,如今只不过是给姥爷请了大夫又给小姐整了棺材过来,把小姐好生的放到棺材里头,在后头停着,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不敢妄自定夺,只敢等着姑太太您来了。”
周玉仪点了点头,说到:“既然如此,那是最好的,倒也不用拿姥爷的名义下拜帖了,倒不如拿我的去,只说这面出了丧事。等会儿我让珍珠给你列个单子出来,你照着那单子上头宴请各方就是了。”
管家点了点头,周玉仪挥手让管家退出去,又转过身来跟几个管家婆子说话。
这些管家婆子自然都是可靠的,提出要走的里头也没这几个管家婆子。这些管家婆子是从好多年前就在的,如今年岁也都大了些。一方面跟主人家有恩情,另一方面兵荒马乱的老人家也实在不愿意到处跑,只想着在这家中过完一辈子就是了左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也没剩下多少年。
周玉仪跟管家婆子说话的时候,一改往常的凌厉姿态,笑着说道:“几位妈妈们,身体倒是都还好。我记得我出嫁的时候,几位妈妈们还年轻着,如今瞧来,几位妈妈倒是老了些,只不过倒也没什么别的大碍,如此一来我就放心了。我那弟弟实在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却不曾想弟弟的两个女儿也是如此,这些年来,几位妈妈们一直在这家中,也真是辛苦了几位妈妈了。”
那几位管家婆子一个个受宠若惊,连连摆手道:“哎呦,大姑太太,这是哪里的话?担不起担不起,大姑太太快先不要说这话了,我们自然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在这家中做下人,哪有不为家中尽心的道理。”
周玉仪点了点头,询问了几人手底下各自分管的事情,又挨个给几人手底下的人分了类,个人只管一处,到时候自然是责任分配到人,有什么事情也只问这几个人,不问旁的人去。早晨几时起几时休,晚间又有什么人轮班,周玉仪安排的妥妥当当。
几个管事妈妈自然也高高兴兴的领了命令下去,只觉得大姑太太比起家中的姥爷确实要精明了不少。
周玉仪做完这些之后又请了家里的管事进来,询问了如今家里头的产业还有没有寺院道观之类的东西,得到了确认的答案之后,叹了一口气,却也发现家中的没落早已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地步。
记得前两年家中还有不少的寺庙,道场之类的,每当族中有死了人的,自然从本家在调和尚和道士过来做法事。如今瞧来竟然是连寺庙和道观都没了,只好从账上拿钱出去,让人请和尚和道士过来做法事。管事的领了命出去,出去之前又折回身来,提起庄子上面收租的事。
周玉仪顿了顿,想到最近年份不好,于是也答应了给庄子上面免一半的租金,至于其他的仍然是照旧。管事的领了命下去,把那消息让人出去报给几户庄子上头和田地上头。
等这一切都安排好,已然到了晚膳时分,翡翠已经从那边家里头回来,汇报了一下,那边家里头的事情,又说二姑太太在那边管的事情倒是好的,于是周玉仪也不问什么匆匆的让人送了饭进来,自然比不得家中那样,只不过是胡乱吃了两口又去周舅爷那边探望一番,而后就转身回了房中歇下。
所歇息的房间,自然还是自己曾经在家时的房间。弟弟,无论如何是重情义的,没有将自己的房间卖出去,也没有曾动过自己,有时回到家中,自然还要在这房中再睡一半宿。
她躺下之后让人吹灭了烛火,只是翻来覆去,却如何都睡不着了。睁着眼睛借着微弱的亮光,瞧着自己床上头雕花的红木,记得当初这个床还是自己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给自己做的,那时候父亲跟自己说必然会竭尽他的所能,给自己最好的父亲果然做到了。
最好的少女时代,最好的婚姻,包括如今的日子,父亲尽自己所能,给了自己最好的。可是弟弟呢?弟弟娶的当初也是豪门望族的女儿,可是自从清朝灭亡之后,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懂得变通的晚清贵族也一个个都走向了末路。如今莫要说是弟弟那早逝的妻子,就连整个周家也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如今周家的旁支自己也打听了,有的早已经没了往日的那些傲气,做起了种田的生意。可是种田又能够维持多久呢?这两年收成不好,时节不好,想要靠种田来维持生计,还不知要有多难。
还有的做了商,只是实在没那经商头脑,所剩下的那点钱也就此归空了,往后的日子也只能过的拮据些。至于这边也是不容乐观,虽说是主家,可是除了自己之外,怕是这周家再没一个人能过的好的。
她越想就越不忍心想下去,可是越不想想下去就越控制不住的往下想,最后只是叹了一口气,连眼泪都不曾落下来。这般无奈,自己又如何落得下那一滴眼泪?
浑浑噩噩的睡了一宿,第二日早晨,天还未亮就先起来,坐在正厅里面安排一切事宜。
纪罗绮晚间回家的时候周玉仪已经出去了,她随口问了几句,就知道是周家那边出了事,于是也不再问,只说今天的晚上也不必送到房中去了。
底下人答应了,众人自然又分开几处吃了晚饭,而后有下人过来将碗碟收拾了去,主子们自然各干各的事情。
如今天短了许多,主子们自然也不像夏天那样子爱闹腾,夏天的时候总要折腾到半夜才能熄了烛火,冬日里倒是赶到个八九点钟,各房就都没什么动静,有的便已经歇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