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3的确有弱点,就像之前所说的,它需要持续操控很容易遭到干扰和炮火压制。
如果是在之前,德军是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德军一直占据着制空权,制空权接下来就会影响炮战。
因为只要苏军炮兵一开火,其炮兵阵地马上就暴露在德军飞行员的视线下,接着德军就可以用轰炸机、战斗机还有炮兵对苏军炮兵阵地实施压制。
反之,失去制空权的苏军就无法这么做。
但现在苏军空军却拥有数量上优势:1500架各式战机对德军700架战机。
虽然苏军这1500架战机还是有可能落败,原因是德军战机性能尤其是飞行员素质要比苏军飞行员好得多,这导致天空中一架架冒着黑烟被击落的飞机大多都是苏联空军的。
问题就是……
数量上的优势决定了德国空军可以做的苏联空军也一样可以做。
简单的说,之前苏联空军无法压制德军炮兵甚至无法用侦察机引导己方炮兵压制敌人炮兵阵地。但现在这些已完全不是问题了。
于是,敌我双方炮来炮往很难分出胜负。甚至火炮数量众多同时还大量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苏军更占优势。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e63会像刚才一样遭到苏军的炮火压制。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秦川早就考虑到会有这种弱点被敌人发现然后遭到炮火压制的情况。
要应对这种炮火压制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将e63较为集中的使用而应该将其分散至整条战线上去。
炮火精度不高的特性,决定了它更多是用来对目标进行覆盖轰炸。如果目标化整为零分散开来,那么炮火覆盖压制基本就失去作用了……除非苏军能覆盖前线的每一个分散的e63发射点。
但如果苏军有这么多火炮这么炮弹做到这一点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做了,因为这些火炮和炮弹已足以将德军的坦克全部敲掉并轻松取胜。
于是,原本e63是视情况以营或连为单位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几个e63阵地。得到命后马上就各自以原阵地为中心向两翼分散开。
不久,德军阵地就重新闪出一道道e63的轨迹,一枚枚精准的将坦克击毁在进攻的路上。
但客观的说,分散防御与之前的集中防御还是存在很大的弱势。
这弱势主要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
集中防御时,可以事先向后勤部队标识e63阵地,于是后勤部队十分明确应该要把弹药补给往哪里送或是什么时候差不多就要往前送,这其中尤其是e63。
分散防御就没那么轻松了,反坦克小组往往都是随机找到一个合适的阵地,甚至有的小组还采取游击战术,一边打一边转移。后勤部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于是也就不知道该把弹药往哪里送。
如果是在之前,德军是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德军一直占据着制空权,制空权接下来就会影响炮战。
因为只要苏军炮兵一开火,其炮兵阵地马上就暴露在德军飞行员的视线下,接着德军就可以用轰炸机、战斗机还有炮兵对苏军炮兵阵地实施压制。
反之,失去制空权的苏军就无法这么做。
但现在苏军空军却拥有数量上优势:1500架各式战机对德军700架战机。
虽然苏军这1500架战机还是有可能落败,原因是德军战机性能尤其是飞行员素质要比苏军飞行员好得多,这导致天空中一架架冒着黑烟被击落的飞机大多都是苏联空军的。
问题就是……
数量上的优势决定了德国空军可以做的苏联空军也一样可以做。
简单的说,之前苏联空军无法压制德军炮兵甚至无法用侦察机引导己方炮兵压制敌人炮兵阵地。但现在这些已完全不是问题了。
于是,敌我双方炮来炮往很难分出胜负。甚至火炮数量众多同时还大量装备“喀秋莎”火箭炮的苏军更占优势。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e63会像刚才一样遭到苏军的炮火压制。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秦川早就考虑到会有这种弱点被敌人发现然后遭到炮火压制的情况。
要应对这种炮火压制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能再像之前一样将e63较为集中的使用而应该将其分散至整条战线上去。
炮火精度不高的特性,决定了它更多是用来对目标进行覆盖轰炸。如果目标化整为零分散开来,那么炮火覆盖压制基本就失去作用了……除非苏军能覆盖前线的每一个分散的e63发射点。
但如果苏军有这么多火炮这么炮弹做到这一点的话,根本就不用这么做了,因为这些火炮和炮弹已足以将德军的坦克全部敲掉并轻松取胜。
于是,原本e63是视情况以营或连为单位在有利地形上构筑几个e63阵地。得到命后马上就各自以原阵地为中心向两翼分散开。
不久,德军阵地就重新闪出一道道e63的轨迹,一枚枚精准的将坦克击毁在进攻的路上。
但客观的说,分散防御与之前的集中防御还是存在很大的弱势。
这弱势主要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
集中防御时,可以事先向后勤部队标识e63阵地,于是后勤部队十分明确应该要把弹药补给往哪里送或是什么时候差不多就要往前送,这其中尤其是e63。
分散防御就没那么轻松了,反坦克小组往往都是随机找到一个合适的阵地,甚至有的小组还采取游击战术,一边打一边转移。后勤部队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于是也就不知道该把弹药往哪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