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芳道:“依着我说啊,把那女的撵走,再把大强子在家里锁一阵子……”
赵静又好气又好笑:“妈,您别胡出主意了!这都什么年代了,您怎么还搞法西斯那一套呢!奶,”她转向孙招弟,“俩人到什么程度了?”
孙招弟脸上有些不自在:“嗨!你这孩子!这事儿我哪儿清楚,你得问大强子去啊。”
赵抗美哗啦哗啦转着手里的核桃,道:“小静,你别跟着瞎掺和了。”
赵静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于公于私,这件事儿她都不能袖手旁观。
“三爹,要我说啊,娶个外地媳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村里娶外地媳妇的还少吗?人家不都过的好好的?”赵静坐在沙发上,一边剥着夏威夷果一边道,“关键是人靠不靠谱,如果娶个BJ的,天天打架闹离婚的,您看着不也心烦吗?”
赵建新听着这话就别扭,又有些心疼三十多块钱一斤的夏威夷果,气呼呼的抄起两个,一边赌气的剥着一边道:“他娶个BJ扫大街的也不能娶外地的!他要敢娶外地的,我把他腿打折喽。”
“三爹,您这思想有点落伍啊!”赵静又把一个夏威夷果扔进嘴里,“时代不同了,二十年前,工人多吃香啊,为了进工厂、农转非都恨不得打破头,可现在呢,谁转居民谁后悔!农民多好啊,国家有补贴,村里有政策,再瞧工人呢,天天工厂倒闭、裁员,不是买断就是下岗……”
赵建又抓过几颗夏威夷果:“别扯那些没用的!”
这些话却触动了林月娟的心思,当年她嫁给赵建新就是看上他是居民户口,又有份工厂的铁饭碗,没想到两人刚结婚就赶上企业改制,赵建新下岗了,而他又有些好吃懒做,干什么什么不行,俩人可没少受憋屈。
想到这里,林月娟道:“时代再怎么变,那外地人也比不了BJ人。”
“这话分怎么说。要说家庭条件,外地的肯定比不了BJ人,可就凭咱家这条件,还缺那三瓜俩枣的么?肯定不缺啊,再说您跟我婶儿也不是那么势利的人,肯定是心疼儿子,还怕娶个外地媳妇,儿子老不在跟前,看不见想得慌,对不对?”
林月娟忍不住道:“可不是嘛。”
赵静笑了笑:“可您看看咱村里这些娶本地媳妇的,哪个不是常住丈母娘家里?就算不住丈母娘家,回头有了孩子大多数也是丈母娘看着,爷爷奶奶想看一眼孙子都得提前跟人家打招呼,多憋屈啊。”赵建新哼了一声,表示不服气。
赵静接着道:“外地人可就不一样了,BJ的教育医疗条件这么好,他横不能搬外地住去吧?只要在BJ住,就得在您眼皮子底下,回头生了孙子,丈母娘看孙子也得到这儿来,她人在屋檐下,还不得都听您的安排啊?”
赵建新两口都不说话了,细细品着赵静这番话。
“而且,能来BJ的外地人都鬼着呢,生了孩子,多少都得遗传他妈点吧?而且外地人勤快,又是住着您的房子,您跟我婶儿还不说东就东,说西就西啊!”
林月娟道:“我怎么瞅着咱这些住房的没几个顺眼的?”
“我婶儿这话说的好,其实您挑儿媳妇,不是看本地外地,关键还是看人!咱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您死瞧不上外地的,真拦得住大强子么?咱村又不是没有因为这个出过事儿!”
赵静这话事出有因,上个月村南老郑家的儿子就是因为失恋卧轨自杀了。这话正击中两口子的软肋,林月娟道:“可说的,现在这孩子啊……照你这么说,咱就没辙了?”
“他真要那么没出息,也由他去!”赵建新嘴上说的硬,可心里也有些含糊了。
赵静又好气又好笑:“妈,您别胡出主意了!这都什么年代了,您怎么还搞法西斯那一套呢!奶,”她转向孙招弟,“俩人到什么程度了?”
孙招弟脸上有些不自在:“嗨!你这孩子!这事儿我哪儿清楚,你得问大强子去啊。”
赵抗美哗啦哗啦转着手里的核桃,道:“小静,你别跟着瞎掺和了。”
赵静嘴上答应着,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于公于私,这件事儿她都不能袖手旁观。
“三爹,要我说啊,娶个外地媳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村里娶外地媳妇的还少吗?人家不都过的好好的?”赵静坐在沙发上,一边剥着夏威夷果一边道,“关键是人靠不靠谱,如果娶个BJ的,天天打架闹离婚的,您看着不也心烦吗?”
赵建新听着这话就别扭,又有些心疼三十多块钱一斤的夏威夷果,气呼呼的抄起两个,一边赌气的剥着一边道:“他娶个BJ扫大街的也不能娶外地的!他要敢娶外地的,我把他腿打折喽。”
“三爹,您这思想有点落伍啊!”赵静又把一个夏威夷果扔进嘴里,“时代不同了,二十年前,工人多吃香啊,为了进工厂、农转非都恨不得打破头,可现在呢,谁转居民谁后悔!农民多好啊,国家有补贴,村里有政策,再瞧工人呢,天天工厂倒闭、裁员,不是买断就是下岗……”
赵建又抓过几颗夏威夷果:“别扯那些没用的!”
这些话却触动了林月娟的心思,当年她嫁给赵建新就是看上他是居民户口,又有份工厂的铁饭碗,没想到两人刚结婚就赶上企业改制,赵建新下岗了,而他又有些好吃懒做,干什么什么不行,俩人可没少受憋屈。
想到这里,林月娟道:“时代再怎么变,那外地人也比不了BJ人。”
“这话分怎么说。要说家庭条件,外地的肯定比不了BJ人,可就凭咱家这条件,还缺那三瓜俩枣的么?肯定不缺啊,再说您跟我婶儿也不是那么势利的人,肯定是心疼儿子,还怕娶个外地媳妇,儿子老不在跟前,看不见想得慌,对不对?”
林月娟忍不住道:“可不是嘛。”
赵静笑了笑:“可您看看咱村里这些娶本地媳妇的,哪个不是常住丈母娘家里?就算不住丈母娘家,回头有了孩子大多数也是丈母娘看着,爷爷奶奶想看一眼孙子都得提前跟人家打招呼,多憋屈啊。”赵建新哼了一声,表示不服气。
赵静接着道:“外地人可就不一样了,BJ的教育医疗条件这么好,他横不能搬外地住去吧?只要在BJ住,就得在您眼皮子底下,回头生了孙子,丈母娘看孙子也得到这儿来,她人在屋檐下,还不得都听您的安排啊?”
赵建新两口都不说话了,细细品着赵静这番话。
“而且,能来BJ的外地人都鬼着呢,生了孩子,多少都得遗传他妈点吧?而且外地人勤快,又是住着您的房子,您跟我婶儿还不说东就东,说西就西啊!”
林月娟道:“我怎么瞅着咱这些住房的没几个顺眼的?”
“我婶儿这话说的好,其实您挑儿媳妇,不是看本地外地,关键还是看人!咱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您死瞧不上外地的,真拦得住大强子么?咱村又不是没有因为这个出过事儿!”
赵静这话事出有因,上个月村南老郑家的儿子就是因为失恋卧轨自杀了。这话正击中两口子的软肋,林月娟道:“可说的,现在这孩子啊……照你这么说,咱就没辙了?”
“他真要那么没出息,也由他去!”赵建新嘴上说的硬,可心里也有些含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