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名为宋义的小小太监将事情说出来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原来宫中那段时间因为那名妃子引起的所有腥风血雨,竟然只是因为她曾经随意打死过一名小小的宫女。

    等这件事情传开之后,太监宋义的名字,可算是被所有人记住了,就连出事的那个叫春香的宫女,小小的活了一把,大家也都知道了宋义和春香是一对的事实。

    讲真的,这件事情真的为宫中的人上了一课,谁都没想到,一个之前在底层混迹的小人物,能为了心上人爆发出什么样的力量,宋义达到目的之后果断的殉情举动,更加是让人不由叹惋。虽然皇宫的头头脑脑反应的很快,封锁消息的动作也很及时,只是再严苛的惩罚,也阻挡不了人们的一颗八卦之心,更何况是那么带有传奇色彩,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爱情故事呢?

    不知道多少听闻这个故事的宫女,将宋义这个未曾谋面还英年早逝的小太监视作自己的男人,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找到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良人,对宫女春香则是羡慕,羡慕她运气好,能让宋义这样为她死心塌地,为了她宁肯将天捅破。

    就是其他的那些小太监们,也能从中吸取到力量,宋义当时的处境还不如他们现在好,都能做出这样的大事,那自己为什么不将眼光看的长远些,也往上爬爬呢?

    不过他们还是认为,宋义最后自杀的举动还是有些冲动了,既然之前能不动声色的达到目的,就应该早早释然才对,那个叫做春香的宫女如果在天有灵,得知宋义为她报了仇,心里应该也是感激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值得为了一个女子就填上自己宝贵的性命,以后他的日子还很长,就算再找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所有人都会理解的。

    底下人对宋义与春香两个人是多么推崇喜爱,先皇和他的后宫妃子就有多么恼怒。

    先皇的恼怒,不是可惜一个妃子的性命,他后宫中的女人实在太多了,他的心里装的东西也实在太多,多年的朝堂生涯已经让他的心肠足够冷硬,就算对某个女人有些不同,保质期也是十分短暂的,一两个人的生病或者死亡,已经在他的心里掀不起什么波澜。

    先皇愤怒的,是宋义竟然胆大包天,把自己当枪使,而自己还真的没有察觉,到底如了他的意。

    后宫中的妃子恼怒,则是因为她们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

    就算有人真的是善良好心肠,看不得那些打打杀杀的事情,对那名妃子的下场心里也是痛快,可是这样的风气却不能开。

    到底她们才是一个圈子,她们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

    谁的宫里没有几个宫女,宫女的任务,不就是服侍她们这些做主子的吗?平时主子对这些人好还是不好,不都是需要好生生的受着?

    那些平时对下人们和颜悦色、出手大方的宫妃,多少人是为了树人设、刷名声?难道还有人真的从心里把下人当做兄弟姐妹不成?谁知道不得嘲笑她们脑残?

    在妃子们看来,就算不小心打杀了几名下人,也就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查明真相之后,给他们家中送上几两丧葬银子也就是了。

    可是有下人为了这点小事跟自己扎刺,那就忍不得了,要是人人都学宋义的行为,那宫里的秩序不得乱套?还不知道下一个受害的人是谁?就算今天是她,明天是她,那后天呢,大后天呢?这日子还能不能好好过了?

    出于这种考虑,先皇明文下达了指令,对宫中存在的所有“对食”群体进行彻查,由之前的那件不可言说的事情在前,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自己被查出来,就别想有以后了,所以这些人都转入地下,再也不明着露面了。

    事实上,他们的预感也是准确的,那些“不幸”被查出来的宫人,其中也包括被人有意陷害的一些人,不论男女,也不论之前是什么职位、做了什么事情,上面并没有细细分辨的意思,统一都被发配到宫中偏僻冷落之地,结局想想就知道了。

    这其中流出的血,细算起来可以将御花园中的湖水变红。

    这件事情还留下一个后遗症,那就是“宋义”和“春香”两个名字,彻底成为违禁词汇,以后的宫女换的再多,也没有一个人的姓名是“春香”;至于太监,则是不能姓宋,所有姓宋的人,统一将姓氏改为“松”,名字中有“义”字的,也同样不准再用,必须改成同音字,或者换个别的字。

    这样消除两人影响的措施下来,也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宫中谈论这件事情的人,也真的是慢慢减少了,只是直到今日,虞钰还能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两人的故事,也就能看出当年的事情影响有如何深远。

    虞钰听完这两人的故事之后,也确实是觉得颇为震撼,以前她接触到的故事,都是上层社会中的故事,就算是富家千金和大家少爷看上了穷书生和贫家女,他们至少也是有点社会地位的平民百姓,所以大家还是能接受这些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