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护国公府的各位长辈,最苦恼的事情竟然不是无人可用,而是符合条件的人选太多,不知道选择哪个才好。

    这种烦恼要是被别人知道,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心里扎他们小人。

    最后通过各种考虑,正宾没有在文官武将这个范围中选,反而是选择了一个既有身份的皇室宗亲——临川大长公主。

    临川大长公主是先皇的姐姐,是由前前皇后所生,可以说在身份上,嫡公主的身份可是比先皇当时庶皇子的身份高贵的多。

    临川公主在宫里时,因为嫡出的身份、美丽的容貌、过人的聪慧,也比一干兄弟姐妹们受到父皇的宠爱,可以说是真正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最难得的是,这么受宠的临川公主脾气却一点也不嚣张跋扈,反而对人态度上很和善。

    那么多的皇子公主,他们的父皇不可能一一照看到,里面就有受宠的和不受宠的,宫人们基本上都是根据最上面的领导层的意思看人下菜碟的,对受宠的就多加殷勤,对不受宠的难免怠慢。

    可是临川公主对待一干兄弟姐妹们就一直保持着一视同仁的作风,可能对有些人平时不怎么见面,也没怎么相处过,但是只要见到了,不管在哪方面都不会让人感觉到敷衍。

    也有人因为临川公主太过受宠,将他们比得简直就是没怎么体会过父爱的小可怜,心中嫉妒对临川公主态度上十分恶劣,私底下给别人说这只是临川公主做的表面文章,只是想着表现一下别人都不如她受宠,其实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对这样的人,临川公主也不惯着,只是保持个面子情,反正不管是因为临川公主平时为人和善也好,心里怀着别的想法也好,向她靠近的人从来不少,多一个少一个也没差。

    先皇有一段时间就在宫里过得艰难,还是有一次在被宫人欺负的时候,让偶然路过的临川公主看见了,整治了一下宫人,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对先皇多有照拂,才改善了先皇的处境。

    先皇在一众兄弟的夹击之下成功登临大宝,想到以往临川公主对她的帮助,也就御封其为“长公主”,在一干皇室中风头无两,就连之前先皇后在时也对她极为礼遇,更别说其他的妃嫔和朝臣的夫人们。

    先皇越到晚年性格越显得刚愎,脾气也越来越大,有时候很是听不去人言,周围人犯点小错就严加苛责,只有在面对临川长公主的时候,情绪才显得稳定,才能听得进话。

    有不少朝臣宫人是因为临川公主才能逃脱刑罚、保住性命,才使得先皇后期的朝堂仍然能保持那一股清明,所以一定意义上,临川长公主不管在后宫还是前朝都是地位超然。

    郑承运登基之后,临川长公主也成功晋升为“大长公主”,成为了皇室中历经三朝仍然荣宠不衰的标杆性人物,是所有皇室众人最为尊敬的一个长辈。

    而且,临川公主不仅在皇室中地位高,在夫妻家庭中也是一个有福之人。

    临川公主成年后挑选驸马时,因为本朝并没有“驸马不得参政”这个规条,凭借着高贵的身份和出众的个人条件,可以说追求者众多,就连临川公主出宫透气,还有新科进士在她面前努力刷存在感。

    这些适龄的未婚男青年之中,有的有才,有的有貌,还有的才貌双全,要说起来,这样的阵仗比起后宫选妃也差不了多少了。

    临川长公主最后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当时翰林院掌院的幼子,从门第上来看,真的是属于“下降”了。

    当初不少人对此不能理解,只是时间告诉别人临川公主的选择是对的。

    虽然驸马出身不高,但是相貌俊逸、风度儒雅,同时雅善书画,有人猜测临川公主也是喜爱书香之人,可能是因为这点才注意到了驸马这个人。

    而且驸马性子温文,公主性情再是和善,骨子里也是强势的,这样一来,两人的性格刚好互补,成婚多年来,连拌嘴都没有几次,夫妻恩爱情深,羡煞旁人。